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健康管理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医防融合—健康教育

警惕!经常感到乏力,当心被心血管疾病盯上了!

发布时间:2020-08-28 08:10:32作者:周爽浏览次数:

生活中,大量的体力活动、高负荷的工作、熬夜的人以及怀孕的准妈妈们,总会有一种浑身懒洋洋的感觉。健康人的这种乏力在充分休息后便可很快恢复,但如果充分休息后仍不能扫除这一身的疲惫,就需要考虑找医生帮忙了。常见可能引起乏力的疾病有:感染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1598573520574971.jpg

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引起的心衰有哪些呢?快和沭医君一起来看看!

一、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会有明显的活动耐量下降。如果怀疑是心功能减退所致的乏力,就诊时应该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常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耐量下降多少?比如:日常生活中穿衣、洗澡时有无症状,爬楼到第几层或步行多少米即会出现气喘现象?

2.是否出现慢性咳嗽、腹胀,是否有双下肢水肿现象?

3.晚上睡眠中是否有突发憋闷、端坐呼吸现象,睡眠是否喜高枕卧位?

4.最近有无感冒、发热、腹泻、血压控制不佳等症状?

1598573745561400.jpg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医生会根据您描述的上述相关症状评估您的心衰程度,进行分级、分期,寻找病因,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冠心病

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出现慢性乏力的症状,有些会在步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从而受限制,减少活动量。

这些症状提示您可能已经被冠心病盯上了,您可以到心内科门诊向医生提供以下病史:

1.多大的活动量即可诱发胸闷、胸痛发作?

2.胸闷、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何种方式能够缓解,有无咽部、颈部、下颌、牙齿、后背放射痛?

3.既往有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病史?

4.有无冠心病家族史?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应及早就医,完善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改善预后。

另外,有两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有一种不典型的心绞痛叫做“走过心绞痛”,表现为:刚开始活动时出现胸闷、胸痛、乏力,但活动一段时间后胸闷会缓解,这往往提示冠脉存在严重的病变,切不可掉以轻心!

微信图片_20200827101628.jpg

有一些酷似心绞痛的症状,实际上并不是冠心病,而可能是心肌病,比如肥厚性心肌病等。因此,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非常重要,如果早期发现心肌病线索,即可及早干预,改善预后。

三、全身动脉硬化

有些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不存在上述症状,但仍有乏力现象,缺乏生活热情,那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人群存在脑供血不足现象,是脑部供血的血管狭窄所致,也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大大影响了大脑前额皮质和基底神经节的血供,而这些部位主要负责支配人体的动力与热情,从而会出现生理上的乏力感。

1598573930409891.jpg

目前,科学家对这些患者尝试了多巴胺治疗,卓见成效。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在排除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加重的情况下,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

四、先天性心脏病

如果发现宝宝不如同龄人活泼,并且经常觉得乏力,在跑跑跳跳后要蹲下休息,那首先应该排除一下先天性心脏病。建议早一点带孩子做心脏彩超检查,明确心脏结构是否有异常。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孩子情况,向医生说明以下几方面:

1598573976130477.png

1.孩子出生体重?生长发育是否比其他孩子延后?

2.平时有没有嘴唇青紫现象?大哭、大闹等情况是否会引起嘴唇颜色变化?

3.是不是经常感冒?

4.妈妈有没有不良孕期经过?

在这里,沭医君再次提醒广大市民:

健康人“乏力”,在经过充分休息后会很快恢复状态;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改善,已经影响正常生活,那就不容小觑,可能需要医生的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