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转水转。这辈子怎么都没有想到能够在沭阳县人民医院和刘国红相遇。
初识国红是在上个世纪的1991年,那时我在作为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徐州矿务局总医院工作,国红是徐州医学院91届的毕业生到二附院临床实习,他轮转到我们肿瘤科时,我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带教老师。
国红学习上比较上进,也勤快,我就愿意带他。我做心包穿刺抽液治疗,第一次给他做了示范,第二次就让他操作,他虽然出了一身汗,但做的非常成功,他对我能够放手让他操作也是非常地感激,因为他知道那位患者是我的亲叔叔,患小细胞性肺癌心包转移,大量的心包积液需要抽液及注药治疗。
国红实习结束能够留在徐医二附院,说明他比较的优秀。他在临床轮换了3年后,没有在这条拥挤的路上继续行走,而是选择了他看好又喜欢的影像学专业。1999年我离开徐医二附院时,我和他同事了9年。期间,他受市政府的派遣到塔城援疆一年。后来依稀听说他为了事业的发展于2001年离开了徐州,经历了南通、泰州、南京的几家医院,又北上河北涿州,直到2015年6月我们在沭医重逢。
国红是我们医院作为重点人才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来院不久,医院就把科室主任的重任压给了他。国红经过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的磨砺,历任过多家医院的影像科主任,2009年就晋升了主任医师,想必能够胜任工作。但我们毕竟多年没有过联系,他又是在“江湖”上飘来飘去,真正的功底如何,初始,我心里并不踏实。
故友重逢,十二分的亲切。应该称国红主任了。国红主任依然尊敬地叫我老师,我也没有推辞,就毫不谦虚地接受了。我问他为何要到沭医来,他的回答很实在:在外多年,总要叶落归根,报答一下父老乡亲。我的老家是泗阳的,实际上我的家离沭阳更近些,所以就选择了沭阳县人民医院,经过了解,这里会有我发展的空间。
国红主任来院一年多,所做的事情确实令人刮目相看,我现在为他写篇文章,不论是作为昔日的老师、同事,还是今天的同事,我自豪的同时,也感到心安。
医院的老院长、医院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何德育给我讲过一件事。
去年7月底,城区有一个20岁的女孩,刚从护校毕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在某二级医院做核磁共振,发现有感染性病变,不能明确性质,抗感染治疗半个月没有效果。巧的是女孩与何院长住在一个小区,她父母有天遇到了何院长,就把孩子的情况给何院长说了。何院长马上想到了医院刚来的刘国红,就让他们带孩子到我们医院找刘国红主任看看。国红主任先追问了病史,女孩病程中有低热、盗汗的症状,仔细观察腹部影像学资料,发现病灶系非液化性的干酪坏死,做了肺部CT,右下肺背段有结核增殖灶。国红主任签发了结核的诊断报告。
可是家人对国红主任的诊断心存疑虑,把女孩带到南京就医,专家说是化脓性淋巴结炎,细菌感染所致。家里人按照一般炎症给用了一个月的抗生素,症状加重。又到了上海,专家的诊断把一家人推进了绝望的境地:淋巴结恶性肿瘤,已经侵犯到了肝门大血管,无法手术,建议放化疗。他们只好又找到了何院长,何院长是个热心人,又把他们带给了国红主任。
国红主任给女孩复查,发现肺部的病灶明显了,右侧出现了胸水,肝脏周围的病灶扩大,结核爆发了。这次女孩的家长信服了国红主任的诊断,抗结核治疗一个月,症状得到了控制,后来继续治疗,病情逐步好转。据说,今年女孩已经到宿迁某医院上班了。
有次聊天,国红主任告诉我,他在业务上给自己制定了“全面浏览,重点观察,结合临床,得出结论”的16字方针。我通过了解,他确实在践行着诺言。
副院长李玺是位普外科专家,他对国红主任把影像学在肠道疾病诊断的应用与突破大加赞赏。传统的CT诊断肠道疾病不是优势,而国红主任通过细心钻研,观察直接征象的细微变化和间接征象的辅助,能够对肠道病变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有位老年病人令李院长记忆犹新。
80岁的老太太,出现腹膜炎症状,由于年龄大,反应迟钝,症状不典型。此病人该不该手术?能不能手术?临床拿不准。如果不该做的手术做了,对这个老年人将造成巨大的创伤,后果难以预料。如果是该做的手术不及时进行,拖延下去,将是重大的遗憾。国红主任根据CT征象,判断病人的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也就是肠梗死,继发了肠坏死,手术必须要做。手术有了方向,做起来就非常顺利,结果证实了影像学的诊断,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今年5月,我院接收了一位严重多发性外伤的患者。40岁的魏女士,因车祸致肝脏、右肾、胰脾、肠管、肺脏损伤,医院调集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ICU、****科及影像科联合会诊,国红主任通过术前增强CT扫描,对内部脏器的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进行了详细精准的描述,为临床合理制定手术方式和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手术非常成功,魏女士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大家对国红主任最佩服的是他为临床和辅助科室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联系桥梁。国红主任做过3年的临床医生,他懂得临床医生对辅助检查的渴望,他把影像学做成了一个“支撑”学科,医生们到影像科与他切磋的多了,他也成了临床医生心目中的“香饽饽”,就连周业庭院长遇到重大手术也会到影像科与他探讨一番。国红主任经常组织多学科的疑难病例会诊、临床病理影像回顾性读片,影像科在会诊中唱了主角。医院让他做讲座,普外科、泌尿外科也请他去讲课,他对这些乐此不彼。他还要求科室人员做到对疑难病人的手术后随访与病理随访,对影像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总结。
神经科收治了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周期性的呕吐、头痛、肌无力,伴有精神症状,反复发作,诊断一直没有能够明确,国红主任根据多次核磁共振检查都表现为多发大脑皮层水肿信号伴发弥散受限,而病变区的脑血管通畅之特点,考虑是线粒体肌病。临床依据病人的病史及表现,结合影像科提供的意见,最后确诊了这一极其少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卞光利是影像科的一位高年资的主治医师,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我,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影像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项工作都规范起来,读片、会诊、讲座、新媒体学习,大家的业务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升。我问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思维,从刘主任那里学到了诊断性的思维。比如每天早上科室都有读片会,让年轻人读片,刘主任做评述,这样使年轻人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一年多来,已经培养出了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科室还开展了许多的新项目,如增强核磁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评价,核磁对疤痕妊娠的诊断应用,CT引导下对肝脓肿、肾囊肿及肺肿物的穿刺活检、治疗等。
国红主任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期待他更加辉煌的未来!
下一篇:关于我县创优工作满意度调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