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重症患者陈先生,经过我院呼吸科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康复出院了,临走时,心存感激地说,经过这次治病,我才知道:沭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一点也不比大医院差!
陈先生发自肺腑之言,完全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啊!
原来在两星期前,陈先生因高烧、咳脓来我院住院。在呼吸科住院期间,经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肺部感染:I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肺气肿、低蛋白血症。呼吸科针对陈先生较重的病情,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因陈先生身体状态差,病情较重,出现了反复。陈先生用药三天,病情未见好转,医生又调整用药方案,使用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两天后,陈先生体温稍降低,病情往好的方向渐转。此时,陈先生的儿子在外打工回来,见父亲的病情较重,认为需要到大医院治疗。在其强烈要求下转至省城一大学附属医院。
来到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呼吸科专家接诊了陈先生,专家详细查看了患者在我院呼吸科的检查资料及用药情况后,建议陈先生继续回沭阳县人民医院用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专家还指出,回到家乡治疗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的费用,用药一样、效果一样,何况现在医院床位紧张,一天两天甚至多天也没有床位。
陈先生的家人虽听了专家的建议,还是心存疑虑,坚持要求开住院证住下来治疗。
陈先生的家人手里拿着住院证,包里背着钱钱,等了一天,也没有床位,可陈先生体温持续升高,夜间咳嗽难眠,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第二天陈先生高烧昏迷,才住进了急诊走廊。
住进急诊后,医生抽血、做CT、做彩超、从心脏到肝、胆、脾、胰,再到双下肢动静脉血管,查痰从真菌到细菌,再到结核杆菌......总之,一叠厚厚的检查单,一次次左等右等的排长队,站累了就坐一会,一家几个人轮流上岗。
经过一轮几番排队等候,终于将一份份报告单送到医生面前。这样,家人才放轻松下来。
医生认真查阅了陈先生的多项检查报告,结论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气肿、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但感染病原体仍不明。
听了医生的诊断报告,陈先生的家人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不和原来在沭阳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的诊断结果一样吗,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既来之,则安之,住在急诊走廊里挂水。一瓶、两瓶、三瓶......还是和在我院呼吸科调整后用一样的药:泰能、万古霉素、白蛋白、脂肪乳交替应用。陈先生的家人此时有些悔不当初的感觉。
陈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尽管家人心里放松了,可一张张催款单、缴款单,算下来各项费用比住我院要多,加上家人的吃饭住宿、交通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有些捉襟见肘。同时,住在走廊里远远不如病房,来来往往的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的脚步声,掺杂着患者的哭声、喊叫声.....白天、夜间,噪声不断,吵得人夜不能眠。
陈先生和家人难耐繁杂环境,急诊医生又流露出催着回当地医院的语气,何况用药治疗和县人民医院又相似。于是陈先生和家人再次回到我院呼吸科接受治疗,一星期后,康复出院。
上一篇:肿瘤科一病区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获患者家属一致好评
下一篇:浅析癌症复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