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微资讯

医院动态

临床资讯
临床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临床资讯

拯救大脑:生死时速

发布时间:2016-05-10 11:16:10作者:浏览次数:


3月26日下午,沭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20”呼啸而至,接诊了一位急性卒中患者。
患者霍先生,今年62岁。他有冠心病史,在家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他汀”。一月前,自觉无忧的霍先生,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本身血脂偏高的霍先生,对长期潜伏在体内部的“老虎”未予重视,尽管自身好烟的习惯在家人的力劝下,已经两年不再“吞云吐雾”,但好酒的习惯仍未改,且每天饮酒五两-八两。
26日中午12时,与朋友小聚,霍先生一时兴起,喝了今八两白酒,当时未觉有异常。
当日下午2时20分,霍先生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家人急呼“120”救护,紧急送来我院急救中心,4点10分,来到我院。
急诊、神经内科医师早已做好接诊准备,依据病史、体检所见,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启动“溶栓绿色通道”,头颅CT检查途中,陈孝东主任就抓紧时间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病情非常重,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溶栓治疗,3小时内给予静脉r-tPA诊疗,益处是坏处的10倍以上,益处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因而必须争分夺秒。这种诊疗最主要风险是可能引起严重的脑出血,发生率为1/15,有时发生出血导致患者死亡,但就患者群体来说,这种治疗的潜在益处远远大于风险。
患者的陪护家属很能理解陈主任诚恳的言词,同意溶栓治疗,很快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一切都是在5分钟之内完成。
大家都知道,脑梗死发生后,每分钟将有190万神经元死亡,早一分钟迟一分钟,直接关系到患者功能预后。
4时27分,患者完成头颅CT,经阅片,颅内未见出血,陈主任指示开始溶栓。
5时30分,r-tPA一点一滴进入患者体内,患者溶栓结束,患者无不适。
6时40分,患者有下肢能抬离床面,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
7时10分,患者右上肢也能在床面移动,整个右半身逐渐转向康复。家人见患者右边身体已恢复知觉,言语也转清,紧悬着的心放下了。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珍贵三小时抢救,神经内二的医护们,终将可能重度残疾的霍先生拽了回来。
经过医护人员的进一步治疗,霍先生予4月15日康复出院。
临走时,霍先生与家人非常感动的说,幸亏来了人民医院,才有这样的好医生,用这样的好技术,让我站着走回家!